K-means聚类算法是怎样工作的?

2023-08-24 / 资讯 / 57 阅读

    K-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聚类算法,用于将一组数据点划分为K个不同的簇。它的工作原理如下:

    1. 初始化:首先,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的质心(簇中心)。

    2. 分配:对于每个数据点,计算其与每个质心之间的距离,将数据点分配给与其距离最近的质心所对应的簇。

    3. 更新:对于每个簇,计算其中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,将该平均值作为新的质心。

    4. 重复步骤2和3:重复执行步骤2和步骤3,直到达到某个终止条件,例如迭代次数达到上限或者质心的变化不大。

    5. 输出结果:当算法终止时,每个数据点都被分配到一个最终的簇中。

    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最小化簇内的平方误差和(SSE)来实现,即将每个数据点与其所属簇的质心之间的距离的平方进行求和。

    K-means算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易用,计算效率较高。然而,它也有一些局限性:

    1. 需要预先指定簇的数量K,这对于一些场景来说可能是困难的。

    2. 对初始质心的选择敏感,不同的随机初始化可能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。

    3. 对于不同形状、大小的簇,K-means可能产生不理想的结果。

    为了克服这些问题,还有一些改进的版本,如K-means++初始化方法,以及采用其他距离度量的算法。

#免责声明#

  本站所展示的一切内容和信息资源等仅限于学习和研究目的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不得将本站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。
  本站信息均来自AI问答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,所生成内容未经充分论证,本站已做充分告知,请勿作为科学参考依据,否则一切后果自行承担。如对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。